在許多競技領域中,如果沒有經過多年培養跟專業訓練,大多數人是沒有機會跟一線高手站在同個舞台上的,例如NBA、MLB甚至中華職棒等等,光是要進入該聯盟的門檻就非常高了,更別說是參與角逐年度最佳球員之類的競爭。
在世界撲克大賽 World Series of Poker (簡稱WSOP)中,唯一的門檻就是參加比賽的報名費。
而只要能坐上最後九名玩家的主賽事決賽桌,獎金至少是千萬台幣起跳,依名次遞增。讓所有懷抱夢想的玩家們,有機會名利雙收馬上退休,同時還會有電視台現場直播,讓全球的撲克迷都能欣賞高手過招的精彩片刻。
地表最大撲克賽事
其實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舉行許多規模不等的德州撲克錦標賽,例如EPT歐洲撲克巡迴賽、APT亞洲撲克巡迴賽、WPT世界撲克巡迴賽……等,但WSOP無疑是當中最受矚目的現場賽事,舉辦至今已有超過50年歷史。
經過了這些年的變革,WSOP已經發展成為期約90天,超過50種不同類型及報名費的賽事,簡直可以說是年度撲克嘉年華,每年吸引超過10萬人次參與,2022年更是將近20萬人次。
其中最知名的一萬美金報名費主賽事,近年來都至少吸引6000人次的報名,冠軍獎金落在1000萬美金上下,依當年度報名人次多寡調整,但報名者中職業撲克牌手只佔非常少的比例,大部分是遊客、撲克愛好者,所以整體的遊戲難度其實算是偏低的,困難的部分在於參與者眾,所以短期運氣成分很高。
就撲克的概念來說,是屬於波動非常大的遊戲。
延伸閱讀: 認識德州撲克:容易上手的熱門策略紙牌遊戲 玩德州撲克算是一種賭博嗎?
MoneyMaker Effect
其實WSOP的發展,是在2003年有個戲劇性的跳躍。該年度的主賽事冠軍—Chris Moneymaker (名字取的真好),當時27歲,本職是會計師的撲克愛好者。
透過線上撲克網站的39美金報名費的衛星賽 (以某賽事的門票作為獎勵的錦標賽),成功獲得2003年WSOP主賽事的門票 (價值一萬美金),接著又在主賽事一路過關斬將拿下冠軍,收獲250萬美金獎金。
這段故事掀起了所謂Moneymaker Effect 莫尼邁克效應,指的是無論是線上或是現場的撲克產業都迎來了巨大的成長。
03年的主賽事僅有839人報名,隔年04年直接爆炸成長為2576人,冠軍獎金也提高到500萬美金,之後的每年都不曾低於5500人,獎金也持續提高。
延伸閱讀: 把遊戲變成收入:用德州撲克斜槓的5大優勢 想增進德州撲克技巧?你應該找教練的4個理由
世界撲克大賽2023
今年2023的WSOP在Las Vegas Strip at Horseshoe及Paris Las Vegas Hotel & Casino兩間賭場同步舉行,已經於7/18順利落幕。
在長達10天的主賽事中,美國玩家Daniel Weinman突破重圍,驚險拿下主賽事冠軍及象徵撲克界最高榮耀的金手鐲。
本屆主賽事再次刷新紀錄,總報名人次10043、總獎金9339萬美金、冠軍獎金1210萬美金,都是歷史紀錄。
世界撲克大賽2024
果然在2024年的參賽人次來到了新高的10112,總獎金也突破了9400萬美金。
最終由38歲的Jonathan Tamayo獲得最後的冠軍金手鐲。
期待2025年的撲克盛事又會有更上層樓的發展,詳細資訊可以參考WSOP官網 https://www.wsop.com/
延伸閱讀: 撲克快樂學,下班輕鬆賺 來自長期主義信徒的告白:崎嶇的路,我們開心地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