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現在人們在討論德撲技巧的時候,比較著重在轉牌及河牌的超池下注,但其實在翻牌圈的超池下注也是一種毀滅性的武器,它在均衡狀態下能產生巨大的 EV,同時也具有極大的剝削價值,本文將為您提供建構兩極化翻牌圈策略所需的內容。請注意,如果您是撲克新手,本文的內容可能較難消化,建議先理解翻牌上CBet的相關基礎知識後再閱讀。

GTO為何會在翻牌上做超池下注?
要理解 GTO 為何會選擇在翻牌圈超池下注,我們應該先熟悉堅果優勢(Nut Advantage)和迫切性(Urgency)這兩個概念。
什麼是堅果優勢?
堅果優勢是指,在你範圍最頂端的強牌(堅果牌)所佔的比例高於你的對手。雖然堅果優勢並不會直接導致超額下注策略,但我們很少看到處於堅果劣勢的玩家進行超額下注。
擁有堅果優勢的玩家更有動機將他們的全部籌碼投入底池,原因很簡單:這使得一方玩家範圍的頂端對上了另一方玩家範圍的頂端。隨著越來越多的錢進入底池,雙方的範圍都會越來越緊,而擁有堅果優勢的玩家將更常贏下對決,超額下注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強大工具。
什麼是迫切性?
「迫切性」是指你現在擁有一手極強的牌,但在後續的轉牌或河牌圈可能就不再那麼強了。
舉個例子:你在BTN用JJ開池,被大盲跟注,翻牌發出T85彩虹面。在這個翻牌上,JJ目前領先對手97%的範圍,但只有 79.6% 的權益。這給了JJ一種迫切性,需要在任何可能幫助對手的高牌或聽牌發出之前,迅速建立底池。

停止付給你的對手學費,投資自己永遠是最+EV的選擇!如果您對「學習以德州撲克獲利」或是更進階的內容有興趣,可以點擊諮詢←
翻牌圈超池下注的課題
本段旨在將我們所學的知識應用於一些最常見的翻牌圈超池下注場景,我們將探討幾種經常使用超池下注的翻牌類型。接著,我們將討論「手牌彈性」等主題,這有助於我們理解 Solver為何會選擇使用超池下注。
雙高張(Double Broadway)的超額下注
在雙高張牌面下(例如 KJ5、QJ2)我們發現超額下注通常是主流策略。
採用超額下注的原因是這些牌面:
- 作為翻牌前的加注者,這類牌面給了我們巨大的堅果優勢。
- 存在許多聽牌,但都尚未完成,這鼓勵我們用堅果牌組合盡快造大底池。
在研究翻牌策略時,比較雙同花面(Two-Tone)和彩虹面(Rainbow)是很有用的,因為它們的策略之間可能存在顯著差異。

在這兩種翻牌上,翻前加注者都擁有巨大的堅果優勢,但有聽花的牌面會導致他們使用更大的下注尺度並且降低下注頻率。原因很簡單:我們更容易被對手反超,所以我們應該加大尺度,以便現在就拿到價值。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像K72這樣的牌面上不會發生超額下注:

儘管擁有巨大的堅果優勢,但我們不圍繞堅果組合來建構翻牌策略,而是更傾向於圍繞詐唬組合來建構。我們對手的範圍中有很多無彈性棄牌(inelastic folds),這些牌完全沒有發展性,面對任何下注都只能棄牌,所以我們更傾向於利用這一點,在翻牌圈下小注,用我們的詐唬冒更小的風險。
這樣做時,我們不必擔心損失價值,大多數的轉牌和河牌都是安全的(clean),所以我們可以簡單地在後續的街上採用超額下注來施加壓力。翻牌圈是圍繞詐唬建構的,而轉牌及河牌圈則是圍繞堅果組合建構。
中張牌面(Middling Board)的超池下注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翻牌圈超額下注只發生在高牌(high card)面上。用直覺來看,大家容易相信這個迷思,這是情有可原的。畢竟,在 973r的翻牌上,翻牌前跟注者確實比翻牌前加注者有更多對子。

如果翻牌前跟注者範圍中的對子比我們多,為什麼仍然選擇超額下注?
答案在於對子的質量!儘管BTN範圍中總體的對子較少,但BTN擁有所有的超對。由於在973r的牌面幾乎不可能有兩對和順子(straights),任何超對基本上都是堅果(nuts)。
堅果優勢 + 聽牌多的牌面 = 迫切性 → 導致大注
由於我們已經探討了迫切性導致超池下注的概念,現在讓我們來探討手牌彈性的概念,以及它如何與翻牌策略相關聯。
什麼是手牌彈性?
手牌彈性(Elasticity)是指一手牌在面對不同下注尺度時,其行動(跟注、加注、棄牌)改變的傾向程度。
44是一手有彈性(elastic)的手牌:面對 33% 底池的小注,它應該總是跟注;面對 50% 底池的下注,它可以開始混合跟注與棄牌;而面對 75% 底池的下注,它大部分是棄牌;面對超額下注,這手牌則無法再繼續。K7s和Q2s都是無彈性(inelastic)手牌的例子:Q2s無論面對多大的下注尺度都必須棄牌,而K7s則應該一直跟注到大約 150% 的底池大小。
整個範圍都可以從彈性的角度來思考,一個範圍擁有的彈性手牌越多,它就越能適應不同的定價,包括更大的下注尺度。手牌彈性與「無差別(indifference)」和「手牌針對(hand targeting)」的概念相關。
回想一下雙高張牌面如KJ5,像98s這樣的手牌在翻牌圈的 EV 已經接近 0,所以沒有必要非得把它們打到棄牌。因此,我們反而使用大注去針對像QJ、QT、JT和Kx這樣的手牌,迫使它們進入無差別狀態。
在有位置時對抗小盲位的平跟
大多數玩家思考如何應對小盲位和大盲位時的打法一樣,但這是一個錯誤!我們只需看看低張成對的翻牌面就能明白這一點。

這可不是 33% 底池的範圍下注!小盲位跟注者進入底池的底池賠率遠不如大盲位,而且還有被擠壓的風險。導致的結果是,小盲位的平跟範圍主要由口袋對和同花高張組成。
由於這個範圍富含口袋對子且沒有什麼垃圾牌,因此在低張牌面上,SB 幾乎總是在權益上領先有位置的玩家。
比較小盲位和翻前加注者之間的 EV,我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儘管小盲位具有權益優勢,但翻前加注者實際上擁有整體的 EV 優勢,堅果優勢是造成這種局面的「罪魁禍首」。當我們觀察小盲位面對超池下注的反應時,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超池下注是最有效的策略。

超池下注完美地針對了口袋對子和強的 A 高牌,讓對手範圍中大量的組合都進入了無差別的狀態。
小盲位的範圍在翻牌前已經很緊湊了,所以33%的小注根本無法取得太大成效。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小注對抗小盲範圍和對抗大盲範圍時,在棄牌率上的巨大差異


少了 20% 的棄牌!
作為有位子翻牌前跟注者在對手過牌後的超池下注
我們最後要來談的是比較特殊的情況,即我們作為翻牌前跟注者並處於有位置時進行超池下注。在本段中我們將專注於HJ vs BTN的單次加注底池,但類似的原則也適用於大多數有位子翻前跟注者的情況,包括盲注對盲注。
就像SB的平跟範圍一样,理論上BTN的範圍也主要由口袋對子和同花高張組成。
當對手在低張牌面上過牌給我們時,我們的策略主要是高頻率地下小注。這很合理,因為我們的口袋對子有動機去拒絕對手高牌的底池權益,而小注最能攻擊這些牌,我們總是可以在後續的街上用我們的堅果級手牌來繼續施壓。
在 A 高牌面上,超池下注是主流策略,這一點在A帶兩張低牌(Ace-Low-Low)的牌面上最為明顯。事實上,在這些牌面上我們擁有堅果優勢,因為我們有很多三條和兩對!超池下注的作用是讓 HJ的Ax及底對在翻牌圈進入無差別狀態。

結論
總而言之,掌握翻牌圈超池下注的藝術可以成為一項強大的武器,讓我們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在本文中探討了幾種不同的情境,在這些場景中,你可以利用毀滅性的超池下注來粉碎您的對手。
在考慮是否進行翻牌圈超池下注時,應考慮三個關鍵因素:
- 堅果優勢 – 判斷誰的範圍中擁有更高比例的強牌、頂級牌。
- 迫切性 – 強大但脆弱的牌組更有動機立即建立底池。
- 彈性 – 我的對手對下注尺度的反應有多敏感?
最後,有效執行翻牌圈超池下注的關鍵是明智地選擇時機。
停止付給你的對手學費,投資自己永遠是最+EV的選擇!如果您對「學習以德州撲克獲利」或是更進階的內容有興趣,可以點擊諮詢←
延伸閱讀:
關於德州撲克教學:教練成績及課程內容
德州撲克玩法上的策略差異:錦標賽與現金桌
如何打好德州撲克大小盲:5招盈利訣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