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付給你的對手學費,投資自己永遠是最+EV的選擇!如果您對「玩撲克」、「學習以德州撲克獲利」或是更進階的內容有興趣,可以點擊諮詢
有位牌友曾經聊到,如果每次有兩位玩家全推all in時,發牌員根據他們的手牌權益分配底池,而不是將整個底池都推給這手牌的獲勝者,也許德州撲克會更好。
例如,如果大華有AA,小明有KK,並且兩人在翻牌前都全推all in,中間有100 美元,那麼發牌員將分配給大華82 美元,給小明18 美元,然後繼續下一手牌(因為在翻牌前AA對上KK的勝率為82:18)。
那將是多麼完美的情況呀,對吧? 我們不用再繼續忍受Bad Beat(在勝率領先情況下輸掉底池)!
問題:你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嗎?
A) 是的,因為這樣就完全消除了波動。
B) 是的,但是實際執行起來很難。
C) 在開玩笑嗎? Bad Beat是德州撲克中最棒的禮物!
我可能已經在標題中透露了答案,但是,為何「Bad Beat」如此重要?
看似不利,實則不然
阿龍通常是桌上最好的玩家。
很合理的,他更常遭受到Bad Beat,因為當所有的籌碼都投入底池時,阿龍通常是領先的。
當他輸掉全押時,通常是因為運氣不好,而他的對手在後面的幾條街上Draw到了一張小概率的牌,這就是經典的Bad Beat。
然而,阿龍指出Bad Beat對於撲克生態系統是極為重要的。 如果沒有Bad Beat,較弱的玩家將不太願意與優秀的玩家對抗,最終導致牌局無法長期運行,讓優秀的玩家空有技術但無處可發揮。 運氣因素是吸引許多人參與德州撲克的原因,同時令人著迷。
像德州撲克這樣的遊戲(包含隨機性的成分)是極少數可以學習技巧並在單一手牌上擊敗世界頂尖玩家的遊戲。 當然,在 10、100 或 1000 手牌中擊敗同個頂尖玩家的可能性會呈指數級下降,長期而言甚至變得不可能。
相較之下,在純技能遊戲(例如西洋棋)中,對於弱的玩家存在明顯短板,因為優秀的玩家幾乎總是獲勝,特別是在技術差異很大的情況下。
幸運或不幸,就是在德州撲克中的公平
假設大華在KQ2 翻牌圈上有 22,經過幾次下注、加注和再加注後,他在對抗小明的 AK。
現在底池大約是2000美元。 Equilab的快速權益計算顯示,大華幾乎有 93% 的機率贏得彩池,而小明獲勝的機率為 7%。
從數學角度來看,這意味著大華的手牌價值 2000 美元的 93% 或 1860 美元,而小明的手價值剩餘的 7% 或 140 美元。
請注意,事實上兩位玩家都不配獲得 2000 美元的全部底池,然而其中一位玩家將會做到這點。出於同樣的原因,兩個玩家都不應該一無所獲,但這正是在撲克中隨時發生的事情。
所以我們發現,如果大華獲勝,他的收入將比他應得的多 140 美元。這意味著如果他真的贏了,這是「幸運的」,因為他會得到比預期更多的錢。 同樣,如果小華輸了同樣的金額,他也是不走運的。 若是結果交換,大華輸了,他將「不幸」到 1860 美元,而小明則相對幸運。
公平地說,第二種情況的運氣因素大約是第一種情況的13.3 倍(1860 比140 的比率),毫不奇怪,正好是93 比7。換句話說,大華獲勝的機率是小華的13倍,但小華將贏得 13 倍「額外」金錢的補償。 沒有比這更「公平」的了,然而,每一次河牌前全押的結果總是不公平的。
簡而言之,每次大華遭受「糟糕」的打擊,他都會為他作為勝率領先者贏得「太多」的次數而付出代價,這有助於大華正確看待事物。他明白,大部分勝利往往與他的幸運有關(而非不幸),從而證明了他失敗的數學必然性。
用正確的角度看待籌碼移動
我們應該這樣思考:如果從長遠來看,我們的勝率能夠得到保證,並確保最終能夠在對抗實力較弱的玩家時獲利,那我們怎麼能期待它忽略掉隨著時間從其它所有玩家那裡獲得的累積額外價值呢?別忘了,當我們用93%的底池權益拿到100%的底池後,這額外7%的「幸運」實際上是不屬於我們的。
德州撲克的一切都依賴相同的原則:從長遠來看,每個人都會在牌桌上得到公平的份額,而且每個人遭遇到的狀況也都會一樣。
所以關鍵就在於,我們在面對特定情況時,是如何維持決策的品質?我們是否盡力做出了最佳決定?
停止付給你的對手學費,投資自己永遠是最+EV的選擇!如果您對「玩撲克」、「學習以德州撲克獲利」或是更進階的內容有興趣,可以點擊諮詢
延伸閱讀: 德州撲克玩家最常見的5個漏洞 如何做好牌桌筆記:有效分析你的對手 如何面對德州撲克下風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