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在撲克圈打滾一陣子的朋友可能心中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努力學習理論、分析各種範圍及檢討自己的打法,到底有沒有用?
怎麼感覺在成績上總是原地踏步,遲遲看不到升級的曙光,一切的心血如同丟到海裡,還不如盡情享受撲克的樂趣就好,別管什麼平衡跟期望值了。
其實個人也自認不是個運氣特別好的人,唯一比較幸運的可能是:最初是透過販賣遊戲幣來獲得撲克上的第一筆收入,而這些遊戲幣都是免費登入取得,靠著摸索撲克技巧慢慢累積,所以投入撲克的資金是零,而且也遵循著嚴格的資金管理紀律,至今也沒有發生撲克資金歸零的紀錄;對此我始終懷抱著感恩之心。
運不運氣,關鍵在樣本量
參與撲克的形式直接影響了樣本量的累積速度,一般而言,現場撲克每小時可以玩20~25手牌,如果一天打5個小時,就會是120手牌上下,這個累積速度與線上撲克相比來說是相當緩慢的。如果某人只是「心血來潮打打牌消磨時間」,那確實有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累積到足以實現真正期望值的手牌數。
但在線上撲克的環境中,不用等待洗牌的動作而且可以同時打N張桌子,這個樣本累積的速度完全不是現場撲克可以比擬。以個人為例,可以同時操作12張桌子並保持良好的決策品質。在這樣的條件下一小時可以累積約1000手的樣本數,一天5小時就是5000多手
在現金桌的參考指標中,基本上有個10萬手的樣本量就可以大致評估出一個人的撲克水平。
而個人至今也累積了超過165萬手的樣本量,所以要累積到所謂「足夠樣本量」是可行的。
相關的數據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關於德州撲克教學:教練成績與及課程內容
理解贏率跟波動的關係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把目標放在「擊敗波動」,波動就是這個遊戲的一部分,就像投資股票就要接受股價每天都會漲跌一樣,投資人不需要把目標放在「讓每天的漲跌不再發生」。
但是往往人們就栽在波動這個漩渦中,因為波動很容易讓人產生迷思:「我現在到底是處在下風期還是我真的技不如人?」、「為何這種機率只有2%的事情我一天會碰到這麼多次?」、「近5000手的贏率有30 BB/100,我應該是碾壓這個級別了!」
許多人會誤用「波動」這個概念,直接套用在自己的狀況下,殘酷的現實是,只要贏率(Winrate)不夠高,玩家的波動就會大。
下圖是模擬一位每百手贏率為3 (BB/100)玩家在累積10萬手之後的獲利波動狀況。

▲可以看到在95%的信賴區間下,他可能的獲利數字會是-3325到+9325之間。

▲接著這張圖是同樣條件下,列出各種虧損情況的機率,例如他會有將近73%的機率連續輸掉1000BB,也會有超過一半的機率是打了5萬手之後仍然輸錢。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每百手贏率提高到10玩家的波動情況,可以觀察到一個明顯的差異是:在打了10萬手之後,這位贏率較高的玩家基本上運氣再差也不太可能是輸錢的。
在95%的信賴區間下,他可能的獲利數字會是+3675到+16325之間。

▲接著是在贏率為10的條件下,連續輸掉1000BB的機率降到了25%,打了5萬手之後仍然輸錢的機率只剩2.35%。
在德州撲克中獲利的真相
所以重點在於,如果贏率不夠高,就有高機率必須面對相對長期及更大的虧損結果:不代表技術水平差,但代表著與其它玩家的差距不大。
許多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真實贏率」是在什麼水平,也不知道要如何有效提高贏率。
在長期輸錢的情況下就會認為自己是「運氣不好」、「下風期」,但事實上,如果本身的贏率就是負的,那就跟「下風期」沒有關係了,因為只會永遠處於「下風」。
停止付給你的對手學費,投資自己永遠是最+EV的選擇!如果您對「玩撲克」、「學習以德州撲克獲利」或是更進階的內容有興趣,可以點擊諮詢
延伸閱讀: 在德州撲克牌局中,如何選擇下注尺寸 德州撲克中面對轉牌圈的過牌/加注對策:理論與實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