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有牌,但我必須跟注
你在河牌圈跟注的利潤有多少? 讓我們共同改進在德州撲克中的關鍵決定場景。
「我知道你有牌,但我必須跟注。」你聽過多少次有人說過這樣的話?是的,我們已經從其他玩家那裡聽過數百次了。
當你聽到有人這麼說時,腦海裡會想到什麼? 可能是這樣:「那你到底為什麼要跟注? 很明顯你落後了,所以你應該保留這些籌碼並棄牌。」 當然,我們不會大聲說出來,因為我們希望玩家重覆這樣做出失敗的跟注,這有助於提高我們自己的利潤。
然而,現在請誠實地面對自己,你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嗎? 我知道我有過,而且非常多次。 但我總是努力在河牌圈做出正確的跟注,當我知道自己被擊敗時就棄牌,這篇文章將幫助你做到同樣的事情。

為何我們總是在河牌上做出錯誤決定?
為什麼我們會在河牌圈做出不好的跟注,尤其是當自己知道已經被擊敗的時候?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手持抓詐牌,而我們希望我們是好的:
- 我們希望對手是在詐唬。
- 我們希望對手用更弱的牌在薄價值下注。
- 我們希望對手在河牌圈沒有擊中同花。
輸掉河牌圈的跟注是撲克牌中最昂貴的錯誤,此時底池最大,因此在河牌圈的錯誤跟注比翻牌前、翻牌圈或轉牌圈的錯誤跟注更嚴重。
那麼,當你知道自己被擊敗時,為什麼還要在河牌圈用頂對跟注呢? 主要的原因有4個,而且都跟情緒有關。
停止付給你的對手學費,投資自己永遠是最+EV的選擇!如果您對「玩撲克」、「學習以德州撲克獲利」或是更進階的內容有興趣,可以點擊諮詢
你不想被詐唬
在撲克桌上被詐唬是一件會影響自尊的事情,但同時你自己也一直在詐唬其他人,正因為如此,你內心有一些充滿希望的部分相信對手也一直在詐唬。
但真相是:大部分詐唬都是在翻牌前、翻牌圈或轉牌圈進行的。 隨著牌局的進行,它們會逐漸減少,你和對手在河牌圈詐唬最少。
讓我們檢視自己在河牌圈詐唬的頻率,使用PT4或HM3以「Bet River」作為過濾器,檢查每一手牌並計算你詐唬的百分比。
你會發現這個比例很少會超過30%,大多數玩家都樂於過牌和跟注,而不是下注,因為他們擁有較弱的攤牌價值牌和錯過的聽牌。 因此,如果他們下注,很可能是為了價值。
你已經套池了
你已經在前三條街投入了籌碼,並且你仍然認為這些籌碼是「屬於你的」,並且不願放棄它。
真相:底池裡的籌碼已經不是你的了。 底池影響你決定的唯一方式是當你計算某種形式的撲克數學時,例如損益平衡跟注點。
如果最終底池為 20bb,而對手下注半個底池也就是10bb,我們需要在攤牌時贏得 25% 的底池才能實現收支平衡(10bb 跟注 / 40bb 總底池)。 而實際上對手在這個場景有能力做到25%頻率的詐唬嗎?
棄牌並不會讓你成為更弱的玩家,但當你知道自己被擊敗時跟注卻會。 當你知道自己被打敗時,就不存在「套池」這樣的事情了。 如果你能透過不輸掉河牌圈跟注而節省 10bb,那麼這筆錢就會保留在你的資金中,少輸就是贏!
你無法接受自己被超車了
有時我們會感覺自己手牌超級強大,以至於我們看不到它仍然可能會輸的事實。 你在 A 高牌牌面用 AK 擊中 TPTK,然後你心裡想:「賓果! 我要在這裡贏得一大底池!」 因此,你在翻牌圈和轉牌圈下注,當對手在河牌圈做出激烈反擊時,你合理地認為你的牌不可能被擊敗(即使他們的行動告訴你:你被擊敗了)。
真相:直到底池被推到你這邊之前,這手牌還沒結束,你還沒有贏。 如果你翻牌圈拿到 TPTK、三條甚至同花,大多數時候也不會是100%勝率。盡量不要讓潛在的勝利蒙蔽了你的雙眼,讓你看不到對手的行動並做出正確的決定。
很少有一手牌可以在河牌圈閉著眼睛跟注,不只是許多牌面上的 TPTK,甚至在 3 同花牌面上的小同花也是如此。始終要考慮清楚,當對手下注時「代表著什麼?」 (撲克的終極問題)這應該是第一個浮現在腦海中的問題。
該問題的答案將幫助你做出正確的決定。 而且,如果你無法從邏輯上回答這個問題,那麼棄牌可能是最好的回應。
你想驗證自己的推斷
有時你會對自己說:「如果跟注後證明自己錯了,至少我可以看到對手的手牌並從中學習。」 這就是為什麼「curiosity killed the cat」這句老話如此準確。
真相:如果你的對手 90% 的時間都用能擊敗一對的牌下注,那麼這裡的跟注是注定要輸錢的。 大多數時候,對手會下注他們認為會贏的牌。 這意味著在乾燥牌面上通常是兩對或更好的組合,在濕潤牌面上通常是順子及以上。
你可能已經為了驗證自己的推斷而跟注數十次或數百次,並且它已經一遍又一遍重覆發生。 那麼,到底還要繳多少學費呢?
當你知道自己被擊敗時,停止驗證並開始棄牌。

停止付給你的對手學費,投資自己永遠是最+EV的選擇!如果您對「玩撲克」、「學習以德州撲克獲利」或是更進階的內容有興趣,可以點擊諮詢
延伸閱讀: 5項持續下注的核心觀念 學了老半天不如運氣好?關於德州撲克的殘酷真相 在德州撲克中的底池賠率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