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職涯規劃或事業時,常常被灌輸一個信念:要追求熱愛的事情。這看似是一個無庸置疑的道路,但有時候,我們可能在追尋這個目標時迷失了自己。我們可能感到壓力,因為自己的熱愛似乎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
本書作者Ashley Stahl原本是在美國五角大廈工作的反恐專家,這是個擁有令人稱羡薪水與響亮頭銜的職位,未來的升遷管道及退休後的保障也都相當完善,但在工作過程中她發現「自己不屬於這裡」,她具備的個人特質及核心價值觀與當前的工作無法很好地交融,後毅然決然辭職並轉換跑道,現在是知名的職涯規劃師,幫助超過31個國家的學員找到自己的「天職」。她轉換跑道的心路歷程及她所使用的工具都完整收錄在本書中
如果你正處在選擇職涯領域的十字路口,「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會提供真誠的意見,幫助你勇敢轉向,帶著決心及技巧踏上未知但充滿機會的新路
認識真實的自己,而非他人口中「應該成為的自己」
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能量,例如有人生性幽默風趣,易與他人打成一片;有人沉穩理性,擅長邏輯分析問題;也有人熱愛冒險,總是願意嘗試不同的方法,這些能量都是一個人可以帶進某環境的特質,進而讓該環境也保有這樣的氛圍,此能量就是你的「核心本質」
核心本質也會反映出他人如何「感受你」,因此如果想更確定自己的核心本質,可以試著與跟自己的家人或是熟識的朋友聊聊,訪問他們「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根據核心本質,你可以列出許多符合此特質的職業選項,事實上不管是哪種核心本質,都有寬廣的職涯發展路徑,不會只限定於少數選擇或你的最高學歷科系
無論你的過往工作經驗為何,它對於現在及未來的你都具有獨特的意義,就算是做了許多年才發現不適合自己的工作,也會在未來更好地幫助你做職涯的評估與調整。奠基於核心本質上,書中列出了十大核心技能,幫助讀者思考真實的自己具有什麼樣的輪廓
在未知的路口擁抱不確定性
人們非常不擅於面對未知,我們希望掌握控制權,我們習慣任何問題都有明確答案。而發生在成長背景中的深刻回憶有可能在潛意識中留下難以抹滅的烙印,進而影響我們對未知事物的預測,大部分源自潛意識中為了保護自己而產生的信念都會限制住個人的成長,這些信念集合成所謂的「舒適圈」,人們可以很輕鬆自在的待在舒適圈內
當你意識到必須「走出舒適圈」,即代表了要設立一個新的信念系統,來取代原本會限制個人成長的信念,書中也提供了清晰的步驟來幫助讀者打造全新信念系統,讓職業生涯中的成長動能來自「靈感」而非「恐懼」
確定性來自實際行動,別再紙上談兵
「如果你想弄清楚自己的職業道路,你必須願意投入世界進行實驗修正。」—Ashley Stahl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
所謂投入世界的實際行動,可以是參加課程、與他人互動、尋求意見及回饋、做特定主題的研究及實習等等,在投入的過程當中,請記得你永遠保有修正的機會,我們不會每次射擊都命中靶心,但可以在接續射擊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能提高命中率的變數
作者非常推薦與他人互動交流,她認為對話是有神奇力量的,而且我們可以從對話中找到發展及合作的機會。你可以根據上述提到的「核心本質」,刻意地去參加與核心本質符合的聚會及活動,去認識有同樣價值觀跟特質的朋友,會對未來職涯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自己決定低潮期對你的意義
人生中的低潮期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對於剛跨入新領域者,這些時刻充滿挫折、沮喪和困惑,似乎將我們推入無底深淵。你可能會感到沒有人能理解你的處境,被世界所遺棄且失去重心
然而,這些低谷期對於我們的成長和發展有著深刻的意義。首先,需要明白低潮期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們並不是失敗或無能的證明。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些時刻,而這些時刻可能是我們成長的契機
為了避免低潮期,人們都期待能有個安全的後盾支持著自己的事業,但這樣的安全網並不存在,因為真正能賦予你安全感的來源是健康運作的內在心態,讓你有信心去面對任何問題
作為一個長期主義的忠實信徒,我尤其認同書中所述「一夕成功需要多年努力」,或許你看到別人能夠輕鬆地用常人無法理解的方式完成某些事情,例如在五分鐘內畫出充滿細節且幾乎跟實物一樣的素描,這樣的能力不是馬上形成的,雖然只花了五分鐘,但背後可能是超過十年的技術累積
而在這麼漫長的職涯歷程當中,遍佈其中的低潮期正是造就不凡的關鍵,當一切都不順利時,我們更容易深入思考,釐清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這是一個機會,讓我們重新定義成功,並調整目標,以使其更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和願景
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
「有件事總是讓我感到很驚訝,有太多人選擇不接受正確的道路,只因為已在錯誤的職涯路上投資了十年心血。」—Ashley Stahl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
投入龐大的「沉沒成本」很容易讓人無法輕易放手,好像一旦選擇了別條道路,過去的一切都如同白費。實際上,你不會失去累積的能力及工作心法,之前的那些日子「不會白費」,也正是這些歲月造就了更好版本的你
我們可能為求表現出色而忽略了自己的真實需求,或者為了適應社會的期望而放棄細聽內心的聲音,就是現在,你可以為自己做出改變
延伸閱讀: 將注意力放在對的地方:5種縮放練習助您擺脫艱難困境 「您在鏡子中看到什麼」:無解問題還是人生答案?
參考資料